閥門体和閥門盖是閥門的主体零件。金属閥門分为锻造和铸造两类,锻造閥門一般在公称直径80mm以下,较大公称直径的閥門多采用铸造。閥門和閥門盖承受介质的压力,温度和腐蚀,加之铸铁性脆、铸造中的缺陷,容易出现泄漏和破损现象。
油库使用的閥門主要是铸钢和铸铁閥門。由于铸造中容易产生夹碴,气孔和松散组织,在介质腐蚀和压力冲刷下,就会出现冒汗或泄漏现象。在修补这些缺陷时,要首先弄清閥門冒汗或泄漏的部位,采用相应的措施修补。
1.孔洞的形式
本體中産生的孔洞形式有直孔、斜孔、彎孔和組織松散等四種形式,如圖9-40所示。

2.滲透膠補法
對于局部小孔的泄漏,采用滲透膠粘劑修補是最常用的方法。滲透劑可采用有機滲透劑和無機滲透劑。
有机渗透剂耐介质性能好,但耐温性能比无机渗透剂差,仅适用于温度≤150℃,工作压力≤4MPa的中、低压閥門。
AIS-10型厭氧滲透劑具有粘度小,滲透力強,固化時收縮率小,可常溫固化等特點。它是以丙烯酸酯類爲主體,添加引發劑,促進劑,表面活性劑及阻聚劑等成分而組成。具有耐溶劑、耐油、耐水、耐濕熱等優良性能。適用于孔洞不大于0.3mm的鐵、鋁、銅及其合金件的密封。
AIS-10型厭氧滲透劑滲透工藝過程是:用金屬清洗劑或堿液將缺陷處清洗幹淨並幹燥,抽盡空氣後把滲透劑注入真空釜中約5min,取出工件放置5min,用清水或帶有清洗劑的溶液沖洗,再用含促進滲透的水溶液處理5min後取出,放人室溫固化。24h以後,方可試壓。
無機滲透劑耐溫性能好,能耐600℃的高溫,但耐水質性能較差,適用于空氣、油品類等介質。
近几年来,采用的循环堵漏工艺,对低、中压閥門的渗漏修复很有实际意义。其主要配方是水玻璃、金属氧化物粉末及含胶有机物等。这种浸透液按1:3~1:4的比例配水。其颜色呈棕红色。这种浸透工艺,对铸铁件非常适用。可以局部渗透,也可以整体渗透。其基本工艺是:
(1)首先對零件進行表面清洗,尤其對缺陷部位要嚴格清洗。清洗劑可用苛性鈉,磷酸三鈉等。清洗後應晾幹,方可正式滲透粘補處理。
(2)将零件(閥門体或閥門盖)放人容器内,注入70~80℃的渗透剂溶液,将零件淹没,并将容器密闭加压,压力应大于0.5MPa,使渗透浪冲击转动。加压介质可以是渗透液本身,也可以是气体。
(3)5~1Omin後,將零件取出,擦淨非缺陷處,然後在室溫下晾幹,晾幹時間一般爲1~4天,使滲透液固化。
(4)如果零件僅局部有明顯的小孔,則可用注射器將滲透液直接注入小孔,再用空氣加壓滲透,這樣可以簡化操作,效果也很好。
本體小孔的螺釘修補
閥門体或閥門盖上缺陷较大,而孔型基本上为直孔时,可用钻头钻除缺陷,再用螺钉或销钉将孔洞堵塞,然后进行铆接、粘接或焊接,见图9-41。

天沃-电动調節閥门,與您資料共享!